是否打开信息无障碍浏览

确定 取消
当前位置: 首页> 江南足球体育直播> 人文历史> 乾州书苑

关中的收麦习俗

时间: 2021-05-27 08:04:50
来源: 咸阳日报
作者:
责任编辑: 刘保刚
【字体: 打印

(来源:咸阳日报 作者:王新民)

旧时,收麦全部使用木镰收割。收麦有两种姿势,一种叫偎镰,就是收麦的人圪蹴在麦地,一把一把收割,人向前偎动。一般两人一组,前边割的人下腰,后边的人割到这里,将自己收好的麦子放在腰上,然后将腰所露两头拧紧,这样一捆麦就捆好了。两个人一前一后,配合默契。每人每趟割七耧沟麦。下地自带磨石和磨镰水,每割一趟,就要磨一次镰刃。另一种收麦姿势叫走镰,俗称跑镰。割麦的人站着,腰微弯改左手揽麦为站着提麦前进,左脚则在下面配合左手踢着收下的麦秆向前移动。这种割法的特点是割得快,割麦人省劲。但主家最反对这种割法,因为这样收割浪费太大,有许多麦粒会被打落地上。

还有一种稍微先进的收麦工具,叫作钐子。其形如簸箕,是人们用很窄很薄的竹篾编成的网状承体,非常轻便,其作用主要是承揽割下来的麦子,钐一下倒一堆,钐子的簸箕口处镶有寸半宽的薄木条,俗称木盔,是用柳木做成,用来安装三尺多长的锋利刀刃。钐麦时,右手握把,左手拉一条拴在木盔两端的牵绳,两手配合提起,使钐子刃口正对着要收割的麦子,左手用力拉牵绳从左往右用力一抡,右手执把,掌握平衡和力度,只听“嚓”的一下,面前一米多宽的麦子被齐刷刷割下,盛在了钐子的承体里,在两手配合使钐子向身后一斜,一堆割下的麦子便整整齐齐放在一边了。

收倒的麦子运回打麦场。人们怕天阴下雨,把一梱梱麦子摞成麦垛,然后趁天气晴朗,再把麦垛挖开,用尖杈推到场中心,女人解开麦梱抖乱,男人们用杈将抖乱的麦子“立”起来,这叫摊场。摊好的麦子晒到中午12点左右,开始碾场。旧时,碾场都用碌碡。

碾场都是由里向外同心圆一圈一圈挨着向外滚碾,碾完一遍后,人们用长把杈,挑起麦草抖动翻挑,俗称“翻场”。

起场时,用长把杈挑起麦稼,抖净藏在麦草中的麦粒,再将麦秸拾成一堆,用尖杈打走,转运到指定地点摞好,再用一根长把箭杆(农具名称)如扫地一般,把麦场扫掠一遍,将所有遗留的长麦稼掠走,俗称“撒场”。这时场面上就剩下了厚厚的一层麦粒与麦衣子的混合物。再将这些混合物有刮板推成一个又大又尖的麦堆,然后用扫帚扫净场面。到此就算一场麦子碾完了。

然后进行扬场这道工序。扬场的方法是,人站在麦堆上,用六股杈将麦子一杈一杈向逆风方向高高上扬,要扬得高,出手要利,高空要散,麦粒落地要成堆,随着一杈杈高扬,麦衣子会随风飘落到风头远处,麦粒便垂直落下。

只要把全部麦子碾完扬净,这就算收麦阶段的碾场结束了。
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

Baidu
map